论 文 1 . 李志清,丁春林, 窦世学,吴旭平. 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特性分析[J][J].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2014,10 2 . 吴旭平,丁春林. 冻结重塑黏土损伤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[J]. 岩土工程学报,2013,35 3 . 丁春林,张国防,张骅. 新型棒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与比较[J]. 同济大学学报,2011,39(6)[EI:20113714322636] 4 . 丁春林,张小伟,朱恺,叶丹. 基坑降水对土侧压系数的影响[J]. 同济大学学报,2011,39(5)[EI:20112514082356] 5 . 舒进,丁春林,张思源. 临河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[J].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,2010,28(5) 6 . Ding Chunlin,Ye Dan,Zhang Xiaowei,Zhu Kai.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fluence of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on Soil Permeability[C].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s: From Micro to Macro,Oct 10-12, 2010 Shanghai, China,2010[ISTP:000291373800155] 7 . 叶丹,丁春林,侯剑锋,朱恺. 地铁深基坑逆作施工的数值模拟与实测分析[J].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,2009,26(4) 8 . Ding Chunlin,Meng Xiaohong. Centrifuge Model Test and Field Measurement Analysis for Foundation Pit with Confined Water[J].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,2009,3(3) 9 . 丁春林,朱恺,叶丹. 承压水引发基坑突涌塑性破坏抑制因素分析[J].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2009,5(2) 10 . 廖立坚,杨新安,丁春林. 铁路路基雷达探测图像的自动解释技术研究[J]. 土木工程学报,2009[EI:20093212244323] 11 . Ding Chunlin,Ye Dan,Zhang Hua.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lastic Modulus of Rod-like Polypropylene Fiber Concrete[C]. Proceeding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(ICTAS 2009)(I), Shanghai,2009[ISTP:000274018500092] 12 . 丁春林. 软土地区弱透水层承压水基坑突涌计算模型研究[J]. 工程力学,2008,25(10)[Ei:20084611708167] 13 . 丁春林,张骅. 新型增强纤维混凝土抗拉性能试验研究[J]. 中国建材科技,2008,(3) 14 . 丁春林,张骅,张国防,景山智纪. 新型混凝土增强纤维基本性能特征分析[J]. 新型建筑材料,2008,35(3) 15 . 丁春林,张国防,张骅,景山智纪. X型聚丙烯纤维力学性能试验研究[J].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,2008,37(2) 16 . 丁春林,孟晓红. 承压水基坑离心模型试验与现场实测分析[J]. 同济大学学报,2008,36(1)[EI:20081111146990] 17 . 丁春林,王东方. 基于塑性破坏的承压水基坑突涌计算模型研究[J]. 工程力学,2007,24(11)[EI:20075110983497] 18 . 丁春林. 地铁车站端头井受力计算模型研究[J]. 同济大学学报,2007,35(2)[Ei:20072810697512] 19 . 丁春林. 软土地区承压水基坑突涌稳定计算方法研究综述[J].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2007,3(2) 20 . 丁春林,孟晓红. 缺失第⑥硬土隔水层的深基坑承压水处理方案研究[J].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2006,2(5) 21 . 丁春林,周顺华,张师德. 基于离心试验的承压水基坑变形稳定影响因素[J]. 同济大学学报,2005,33(12)[Ei:2006109747839] 22 . 宫全美,丁春林,许恺. 抗突涌安全系数对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的影响[J].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2005,1(5) 23 . 丁春林. 地铁车站端头井围护结构施工状态的数值分析[J].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2005,1(3) 24 . 丁春林,孟祥兵,陈力. 城市地铁喇叭口过渡段隧道施工技术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[J].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2004,23(15)[Ei:2004418404860] 25 . 丁春林,杨培俊,石玮. 地铁二号线高架区间预应力简支梁预拱度及徐变分析[J]. 中南公路工程,2004,29(4) 26 . 丁春林,杨培俊,周顺华. 即有铁路线下公铁立交桥施工技术及方案评估[J]. 地下空间,2004,24(1) 27 . 丁春林,甘百先,钟辉虹. 含土洞、溶洞的机场滑行道路基稳定性评估[J].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2003,22(8)[Ei:2003467728478] 28 . 丁春林. 含结构节点的地铁车站空间受力分析[J]. 地下空间,2003,23(3) 29 . 丁春林,朱世友,周顺华. 地应力释放对盾构隧道围岩稳定性和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[J].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2002,21(11)[Ei:2003057346726] 30 . 丁春林,王叶松,周顺华. 大跨度隧道暗挖施工技术研究及其数值模拟分析[J]. 现代隧道技术(增刊),2002,39(10) 31 . 金寿延,丁春林. 打浦路隧道圆形段车道板承载力评估分析[J]. 同济大学学报,2002,30(8) 32 . 丁春林,王春河. 双线隧道暗挖施工技术及其数值模拟分析[J]. 地下空间,2002,22(4) 33 . 丁春林,周书明,周顺华 . 盾构施工对隧道围岩内力和地层变形的影响[J]. 中国公路学报,2002,15(4) 34 . 丁春林,石玮,包旭范. 上海地铁二号线高架区间桩基沉降监测分析[J]. 施工技术,2002,31(1) 35 . 丁春林,肖广智,朱世友. 盾构施工引起隧道围岩和地面路基变形的预测分析[J]. 地下空间,2002,22(1) 36 . 丁春林,周顺华,高振岗,王志强. 运营隧道车道板承载力分析[J]. 公路交通科技,2001,18(5)[Ei:2001506765370] 37 . 丁春林,刘建国,宫全美.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内力计算方法比较[J]. 地下空间,2001,21(3) 38 . 宫全美,刘建国,丁春林. 土的侧向压力对盾构隧道衬砌圆环内力的影响[J].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,2001,(2) 39 . 石玮,丁春林,周顺华. 地铁高架承台施工与箱涵监测分析[J]. 岩石力学和工程学报(增刊),2001,20 40 . 丁春林,周顺华,唐秋生. 打浦路越江隧道计算模型及其参数分析[J]. 岩土工程技术,2000,(4) 41 . 丁春林,周顺华,高振岗. 重载汽车对既有盾构隧道路面板及支撑结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[J]. 中国公路学报,2000,13(1)[Ei:2000045125805] 42 . 丁春林. 对“支护与加固期间复线隧道围岩稳定性因素分析”讨论 [J]. 岩土工程学报,1999,21(3) 43 . 丁春林,周顺华. 注浆加固对复线隧道滑动面和周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[J].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,1998,19(12) 44 . 丁春林,王圆圆. 剪力墙—地基耦合体系自振特性的影响参数分析[J].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,1998,19(8) 45 . 丁春林. 支护与加固期间复线隧道围岩稳定性因素分析[J]. 岩土工程学报,1998,20(4) 46 . 丁春林,周顺华,王志强. 复线隧道与邻近既有线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[J]. 地下空间,1998,18(3) 47 . 丁春林,王圆圆. 影响剪力墙—地基体系地震响应的几个因素[C]. 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,1998 48 . 汤永净,丁春林,周顺华. 布谷孜大桥地基与基础地震反应分析[J]. 工程力学(增刊),1998,3 49 . 周文杰,丁春林. 既有线旁新建隧道的施工有限元模拟分析[J].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,1997,18(4) 50 . 丁春林,周文杰,周顺华. 隧道与地下结构施工状态的计算机仿真分析[J]. 工程力学(增刊) ,1997,2 51 . 王圆圆,丁春林. 地震作用下剪力墙—地基体系的响应分析[J]. 工程力学(增刊),1996,2 52 . 丁春林,王圆圆. 剪力墙—地基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分析[J]. 西南交通大学百周年校庆论文集,1996 |